近日,华熙生物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整体表现虽承压但已现转机信号。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实现逆势增长20.89%,达1.19亿元,利润率自2024年一季度以来首次呈现同比、环比双回升。
这一业绩拐点的背后,与创始人兼总经理赵燕2025年3月重返业务一线密切相关。她以“二次创业”的决心,主导推动了一场涵盖营销改革、组织优化、研发聚焦与品牌重塑的系统性变革。
**营销与组织重构成效初显**
赵燕回归后,华熙生物果断削减低效营销投入、压缩非核心品牌预算,彻底摒弃外包代运营模式。公司重新聚焦以高端透明质酸为核心的技术优势,要求所有市场传播必须与“高壁垒科技资产”紧密结合。组织层面,华熙生物加强内部人才培养,建立起科学论证为基础的传播体系,积极应对外界对透明质酸市场潜力的质疑。
这些调整在第二季度初步显效,利润增长是在计提资产减值4837万元、支出人员优化费用2900万元及产能战略投入2000万元的背景下实现的,显示出经营效率的实质提升。
**合成生物战略布局持续推进**
华熙生物将合成生物视为未来核心增长曲线,正全力推进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转化的全面布局。公司与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天津市政府共同建设天津产业化基地,致力于突破生物制造从实验室到规模化生产的“放大”瓶颈。
2025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在合成生物领域取得多项进展:注射级重组ⅩⅦ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化妆品级视黄酰透明质酸钠(VAHA)等产品已完成中试,进入试产阶段。公司还构建了“细胞外基质-细胞间通讯-细胞内部”的完整技术体系,覆盖透明质酸衍生物、硫酸软骨素、肝素聚糖、麦角硫因等多类生物活性物。
尤其在肝素聚糖领域,华熙生物通过其孵化的华熙唐安生物科技,实现肝素聚糖的体外全酶法精准合成,成为国内唯一掌握全天然结构抗凝血肝素聚糖生物合成技术的企业,技术水平达国际领先。
**研发投入与国际化双轮驱动**
2025年上半年,华熙生物研发费用达2.31亿元,同比增长15.25%,占营收比重10.22%。公司新增获授权知识产权340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新上市6款生物活性物原料,包括医药/医疗器械级原料Hyatrue®交联透明质酸钠和BloomColla®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
国际市场成为另一大增长支撑。上半年公司原料业务在国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3.31亿元,占原料业务收入的52.93%。其中,日本市场增速超20%,欧洲、东南亚等区域保持近10%的增长。
**未来展望**
华熙生物的变革已初见成效,二季度净利润回升印证了战略调整的有效性。然而,市场更关注的是其合成生物平台技术能否在完整财年中持续转化为财务表现。华熙生物正从“规模导向”向“科技引领”转型,从“卖原料”升级为“卖解决方案”,这一战略转型如何进一步提振业绩,值得长期关注。
业界分析认为,华熙生物在合成生物领域的深度布局,结合其国际市场拓展与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望为其带来新的增长动能,重塑在生物科技行业的竞争地位。